首页

金华女s免费收奴qq

时间:2025-05-26 12:36:07 作者:雄安新区承接疏解与建设并进 打造宜居宜业未来之城 浏览量:48191

  中新网雄安5月26日电 (谌诗雨 韩冰)近日,笔者走进雄安新区启动区,此间一批疏解项目正稳步推进。

  在北京科技大学雄安校区第一组团项目建设现场,200多名建设者正在进行基础地基的施工。据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雄安校区第一组团项目书记刘敏介绍,项目计划在6月30号完成地下部分施工,预计12月完成全部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按照工期安排,明年9月份该项目将交付使用。“第一组团项目包含6个单体建筑,有4栋宿舍楼、1栋钢铁书院和1栋综合楼,建成后可满足第一批学生的入学条件。”刘敏说。

5月21日,俯瞰北京科技大学雄安校区第一组团项目建设现场。(无人机照片) 韩冰 摄

  北京科技大学雄安校区建设项目指挥部副总指挥苏栋表示,该校区规划总建筑面积达190万平方米,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建筑面积约94.18万平方米,涵盖首开项目和三个组团项目。整体两期项目建设预计在2035年之前完成,最终能满足约3.6万名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需求。未来,雄安校区还将结合国家行业需求以及河北省和雄安的发展需要,开设新兴交叉学科和专业。

  与此同时,中国中铁雄安科创中心项目的建设也在有序进行,这里的30栋住宅楼已全部封顶。中国中铁一局雄安科创中心项目总工程师柳旺介绍,住宅部分二次结构施工完成70%,展示区、外立面、屋面精装修也在同步进行,计划明年4月份住宅楼分批投入市场。

5月22日,航拍位于河北雄安新区启动区的中国中铁雄安科创中心项目建设现场。(无人机照片)韩冰 摄

  中铁(雄安)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治平介绍,中国中铁雄安科创中心定位为中国中铁产业集群入驻雄安新区的总部基地,占地305亩,规划建筑面积44.06万平方米,包含住宅、办公楼、商业酒店、生活服务配套等综合设施,预计2026年10月全部交付。“该项目致力于打造15分钟商圈,建成后将实现3000人办公、4600人居住、8000人生活的职住平衡一体格局,确保疏解人员能够留得住、住得好。”王治平说。

  近年来,雄安新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成效显著。截至目前,中央企业在雄安设立的分支机构已超过300家,仅2024年就新引进央企二、三级子公司59家。这些疏解项目的落地生根,为雄安新区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也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随着众多项目的加速建设与推进,雄安新区正逐步从规划蓝图变为现实中的未来之城,一座充满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的现代化城市正在崛起。(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国防部: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

“我作为土生土长的漓江人。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如今的百里漓江,白鹭齐飞、鱼翔浅底、水清岸绿、游人如织,呈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桂林经典的美好生态画卷。”全国人大代表、广西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战略发展处副主任汤建伟说。

招商银行不再新发三年期、五年期大额存单产品

曾庆延说,我国每年角膜捐献量不到10000片,而有300万人等着角膜做移植手术。除了角膜供体不足之外,经济压力是制约众多角膜盲症患者无法得到救治的重要原因。

美众议院公布调查特朗普遇袭事件特别工作组成员

这几天,在四川绵阳市北川县福田村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现场,数台挖掘机轰鸣运转,经过田型修整、水渠开挖、生产道路修筑后,600余亩零碎、小块、耕作条件较差的耕地,将变成适合机械化作业的高产农田。

世界泳联2024年U18成都世界女子水球锦标赛开赛 中国队首秀胜墨西哥队

其间,跨国企业代表还赴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重庆新型储能材料与装备研究院等地开展调研,通过实地考察,深入了解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完)

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招待会

未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需继续健全完善文化遗产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国家文化遗产资源大数据库,在进一步“摸清家底”的基础上科学制定总体性保护规划和针对性保护政策,统筹好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本体保护和周边保护、单点保护和集群保护,维护文物资源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保护水平,加大对文化遗产信息采集、检测鉴别、精准测绘、价值挖掘等关键技术和专业装备的研发,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新工具新手段,提升文化遗产病害检修、风险预测和动态监测等方面的技术水平,促进文化遗产高保真、永久性保存。同时,持续加大文化遗产保护的资金投入,加快打造高水平、专业化的高层次人才队伍,探索建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协调机制、文化遗产保护督察制度,加快完善文化遗产保护的保障体系,实现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和统一监管。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